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赛事正酣,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股票配资门户在线阅读,不仅点燃了全民运动的热情,更将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蓬勃气象与综合实力生动展现在世界面前。
作为全球四大湾区之一,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已超越纽约与旧金山湾区,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三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前列,进一步巩固了国际航运枢纽地位。从全国发展格局看,大湾区以不足全国1%的土地面积和约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9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持续跃升的创新动能,为大湾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5》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首次超越“东京—横滨”,跃居全球榜首。同时,“澳门—珠海”集群排名从2024年第100位升至第98位。三地协同构建起梯次衔接、优势互补的全球创新网络,展现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潜能与动力。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的登顶,离不开活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的产学研融合机制以及科创企业的快速成长。在专利实力方面,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球12%;科研产出上,SCIE论文发表量占全球2.4%,显示出雄厚的基础研究能力。更为突出的是其科技商业化能力,2025年风险投资交易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强磁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在此深度融合,推动大湾区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持续提升湾区市场效率与发展活力。港珠澳大桥通车七年来,珠海公路口岸累计通行旅客超9334万人次、车辆超1942万辆次,今年前三季度日均车流量同比增长19.4%。去年通车的深中通道今年上半年日均车流量为9.09万车次,显著强化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连接效率。两大跨海通道共同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循环,规则衔接与社区融合不断深化,助力大湾区迈向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火车头,广东责任重大,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广东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拥有9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53家省级“链主”企业、19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20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已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其背后是数量居全国首位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超2000万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深圳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不仅在工业规模上领先,更在新兴产业领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迅速崛起;在机器人领域,深圳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居全国第一;低空经济赛道已集聚产业链企业1700余家,规模居全国首位。华为、中兴在AI芯片领域实现突破,雷鸟创新发布新一代AR眼镜,大疆、影石等企业也跨界拓展产品边界,持续拓宽产业生态。
展望“十五五”股票配资门户在线阅读,广东将勇担“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光荣使命,推动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配查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