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朱嘉乐 林清清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彭逢美股票配资门户在线阅读
“本高考生准备正式开始我的减肥计划!”“有高考完的减肥搭子吗?一起互相监督!”对于不少即将迈入大学阶段的高三学生来说,这个暑假是他们加入“变美计划”的重要时期,而减重就是困扰许多学生“蜕变”的重要一项。近期,广州有医院的减重中心就迎来一批有体重管理需求的学生,寻求治疗方案。
今年减重门诊“小高峰”提前
18岁的小贺(化名)刚高考完,两周内体重就涨了15斤。他平时就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经常喝碳酸饮料和奶茶,高考完在饮食和作息上更加不规律,大多数醒着的时间在玩电子产品。身高一米七三的他,体重达到116.7公斤,BMI达到38.9,前两年已查出轻度脂肪肝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抱着以更好的形象迎接大学生活的想法,小贺和家人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减重中心寻求治疗。“针对小贺的情况,团队给出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方案。”中山三院减重中心副主任、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二区主任朱延华主任医师介绍,团队指导小贺和家属根据热卡来搭配每日的饮食,运动选择不伤膝盖方式并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并开具了减重药物,同时疏导他们的内心焦虑。
“以往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也就是在暑假前1个月,医院的减重门诊量就开始上升,随着7月中旬后暑假正式开始达到高峰,小高峰一般持续至8月底。”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学院院长杜庆锋教授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这与青少年假期时间安排、家长集中关注体重管理的时间规律有关系。通常暑期小高峰的门诊量会比平时增长3-5成,部分知名专家门诊可能增长5-8成。”
今年国家卫健委大力推动“体重管理年”活动落地,减重门诊的咨询量也有了明显变化。杜庆锋教授介绍:“今年的咨询高峰,较往年提前了约1个月。医院与减重相关的门诊,中小学期中考试后的5月下旬,咨询量就开始明显上升,6月初已进入热潮。”
广东青少年肥胖有何特点?来自广东省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当前广东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防控仍不容忽视。从近三年数据来看,广东省中小学生超重率从2022年的11.97%微降至2024年的11.34%,但肥胖率从8.37%缓升至8.61%,且小学学段的肥胖率依然最高,提示低龄段正成为肥胖防控的关键战场。
“减重其实没有捷径”,坚持科学方式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出,我国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肥胖不但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因此,学生减重不光满足自己对外形的审美需求,更应通过科学的体重管理控制疾病发生的风险。
专家指出,青少年肥胖干预的总体原则是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体脂减少并接近正常状态,同时又不影响生长发育。
家庭方面:蔬菜水果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把含糖饮料换成无糖酸奶或者牛奶。设置每日或每周运动时间,全家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持每天一个小时左右的锻炼,有利于控制体重,防止睡眠呼吸停的发生和加剧,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个人方面:合理使用智能软件管理体重,通过运动手环了解每日的运动情况,通过APP了解摄入能量的热卡。寻找合格的运动搭子,一起减重,分享减重的心得。
“减重其实没有捷径,采取科学的方式,坚持下去,减重就一定会有效而持久。”朱延华说。
中医减重门诊,三大热门关注
科学控制体重,首先要辨析体质。杜庆锋教授介绍,从临床所见,青少年肥胖最常见的是痰湿体质(表现为体型肥胖、面部油腻、舌苔厚腻、大便黏滞,多因嗜食高糖、高脂饮食如奶茶、快餐,缺乏运动,导致水湿代谢障碍);其次是脾虚湿盛体质(常见于挑食、饮食不规律的青少年,表现为肌肉松弛、易疲劳、食欲差或暴饮暴食,中医认为脾虚导致运化失常,水湿堆积);肝郁气滞体质约占10%-15%,多见于学业压力大、情绪焦虑的青少年,表现为腹部肥胖、情绪波动大、女生可表现为月经不调,与肝郁影响代谢相关。
杜庆锋教授告诉记者:“非药物快乐减重、减重方案的安全性以及暑期集中中医调理方案,是家长咨询的三大热门关注,尤其对于针灸、埋线等中医外治法及简便中医药调理感兴趣,今年咨询量比往年增加了约4成,对药食同源的饮食减重调理方案,需求增长也很显著。”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少家长尤其担心减重的安全性问题。杜庆锋教授强调,中医减重采用辨证论治、个体化干预的方法,改善代谢的同时,保护生长发育潜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为该院特聘教授,提出糖代谢平衡失调及胰岛素抵抗是导致肥胖主要原因。在中医看来,青少年肥胖多因脾虚痰湿、阳虚气滞,痰湿阻塞阳气,则会影响营养输布与代谢。通过体质辨识,针对性采用中药内服、药膳调理,以及艾灸温阳、穴位埋线等外治法,从根源调节脾胃功能和水液代谢。
中医强调“减重不伤正气”,因此调整方案都会避免过度节食而导致的代谢下降或营养不良。例如艾灸温补阳气,能促进基础代谢率,在减重的同时保障骨骼生长所需能量;耳穴压豆、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不会产生药物依赖,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饥饿中枢,调控食欲且不影响营养吸收。
杜庆锋教授特别强调减重时应身心同调,提升综合健康。“肥胖青少年常伴自卑、焦虑,中医通过疏肝解郁调节情绪,结合减重营等团体治疗,增强社交信心。”据悉,该院将开设暑期减重营,结合体质辨识股票配资门户在线阅读,进行艾灸、埋线、拔罐等外治法,利用假期实现集中的体重管理。
配查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